你的位置:联华证券_配资怎样杠杆炒股_杠杆炒股配资机构 > 配资怎样杠杆炒股 > 我要配资网 市州动态 | 泸州市:将司法服务从“结案”延伸至“解困”,积极探索构建立体式多方位助残体系_残疾人_江宁_生活
我要配资网 市州动态 | 泸州市:将司法服务从“结案”延伸至“解困”,积极探索构建立体式多方位助残体系_残疾人_江宁_生活
发布日期:2025-08-03 20:52    点击次数:159

我要配资网 市州动态 | 泸州市:将司法服务从“结案”延伸至“解困”,积极探索构建立体式多方位助残体系_残疾人_江宁_生活

7月25日,家住泸州市纳溪区的残疾人女孩小怡(化名)小心翼翼地穿戴上外骨骼机器人,和家人一起走出家门。这个曾经只能在轮椅上生活的女孩,终于体验到了“站”的感觉。

小怡1岁多时确诊脑瘫,左腿还伴有血管瘤,下肢功能几乎丧失。16年来,她从未真正站起来过。而此前泸州市纳溪区法院江宁法庭的一场调解,改变了她和家人的生活。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小怡(化名)穿上“外骨骼机器人”

泸州市中院供图

展开剩余69%

一通求助电话

法官为特殊家庭解困

去年底,江宁法庭法官吴玳瑛接到当事人罗大哥的求助电话,“电话里罗大哥很无助,他说要离婚,但无法亲自到庭应诉。”吴玳瑛说,罗大哥的女儿小怡患有严重的智力残疾,生活无法自理,他自己也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妻子的肩上,夫妻俩矛盾日益激化,最终走上离婚诉讼的道路。

面对这个特殊家庭的困境,法官们亲自走访,多次来到罗大哥的家中,进行“背对背”调解。经过努力,双方终于就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达成一致,妥善安置了小怡的生活。

“对于残疾人来说,参与复杂的司法程序可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想办法让他们的诉讼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吴玳瑛说,近年来,江宁法庭紧盯残疾人司法需求,在司法实践中不断提升司法助残水平,构建立体式、多方位助残长效体系,推出“零障碍”服务,为残疾人架起“平等诉讼桥”。

对行动不便的残疾当事人,当地“泸法麒麟”志愿者提供代办、帮办、上门办等贴心服务。同时,行动不便和身处异地的残疾当事人可在网上申请立案、出庭和申请执行。

一个迫切愿望

法官们帮助她站了起来

案件虽结,但对残疾人家庭的关怀并未止步。江宁法庭以“调解+救助+回访”模式,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司法保护,将司法服务从“结案”延伸至“解困”。

在一次回访中,小怡拉着法官的手呢喃“想走”“想走”,小怡的母亲告诉法官,孩子的梦想就是“能站起来、能走路”。

迫切的愿望深深触动了法官的心。以此为切入口,泸州中院与泸州市残联、西南医疗健康产业投资集团公司联合建立涉诉困境残疾人康复护理服务转介机制。今年5月,在该机制的保障下,小怡在西南医投康复中心成功借助外骨骼机器人进行了首次站立和行走训练,这也意味着该机制成功落地运行,为涉诉困境残疾人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康复援助路径。

江宁法庭还依托“1+N”多元共治模式,与民政、残联、妇联、社区等紧密联动,构建多元共治协同保护网,让残疾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近5年来,江宁法庭已为102名涉残案件当事人提供技能培训服务和就业渠道,解决生活实际困难;把“泸法麒麟”法官工作室扎根区残联,联合村(社区)调解组织构建“区—镇—村—组”四级调解网络,诉前化解涉残矛盾纠纷280件,开展“人民调解+司法确认”125件。

来源:川观新闻我要配资网

发布于:北京市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