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5-07-25 22:25 点击次数:63
鲁网7月23日讯在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的进程中,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下水泉村积极落实“一村一实事”工程,聚焦村民生活难题,成功建成晾衣棚,实现从“晾晒之困”到“民生之暖”的转变,为提升村民生活品质、推动村庄和谐发展提供了生动范例。
精准聚焦:破解村民“晾晒之困”
村民曾经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晾晒难题。家家户户的阳台空间狭小,遇上要晾晒被子、厚重衣物时,根本施展不开,而且部分房屋朝向不佳,光照不充足。无奈之下,部分村民只能在公共区域随意晾晒,一时间,环境变得杂乱不堪,公共秩序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更有甚者,一些村民为了找到合适的晾晒场地,不惜冒险爬上楼顶,这其中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这些问题长时间困扰着村民,成了影响他们生活质量的一大痛点。
村“两委”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民生问题,以“一村一实事”工程为契机,依托村民议事会广泛收集民意。通过召开多次议事会,搭建起与村民沟通的桥梁,充分了解村民对晾衣棚建设的需求和期望,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学推进:打造实用民生工程
在确定建设晾衣棚后,下水泉村充分发挥基层民主自治力量,科学推进项目实施。村“两委”组织专业人员和村民代表共同开展深入研讨和实地调研,综合考虑小区布局、光照条件、村民使用便利性等因素,最终选定两栋村民楼间的闲置空地作为晾衣棚建设地址,既方便村民就近使用,又不占用公共通道。
在设计环节,充分兼顾实用性与安全性。采用高度适宜的不锈钢晾晒杆,方便不同身高人群操作。棚顶选用透光耐力板,既能遮风挡雨,又能保证充足光照,地面铺设防滑地砖,并设置无障碍通道,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村民提供便利。
建设过程中,村集体积极调配资源,严格把控工程质量与进度。安排专人监督施工,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标准。经过不懈努力,一座崭新实用的晾衣棚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
成效显著:赢得村民广泛赞誉
如今,晾衣棚已成为下水泉村一道温暖的风景线。它切实满足了村民日常晾晒需求,解决了长期以来的实际困难,消除了楼顶晾晒带来的安全隐患。村庄环境也因此得到极大改善,公共区域恢复整洁有序,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这一民生工程赢得了村民的广泛认可与赞誉。村民们纷纷表示,村“两委”真正把实事办到了大家的心坎上,让大家切实感受到了生活的便利和温暖。晾衣棚的建成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更增强了村民对村庄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为村庄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未来金融杠杆证券,下水泉村将继续深入推进“一村一实事”工程,聚焦更多民生需求,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村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通讯员孙宏悦)